弹性福利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较新的概念。它是指员工在企业核定的福利额度内,在企业提供的不同类型和水平的福利项目中,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自由选择,从而建立自己专属的福利组合的一种企业员工福利管理模式。

20世纪80年代,弹性福利产生于美国,它是国际先进的福利管理模式,直到2006年才在中国登陆,但却仅有少数外企试行。那么,要如何在中国市场建立有国企特色的弹性福利呢?上海联通率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弹性福利项目的实施背景是旨在解决当时上海联通在传统员工福利管理模式下遇到的四个问题:一是在统一福利管理体系的统一过程中,企业没有足够成本支撑项目采取“不做取舍、标准单纯就高”的福利整合方式;二是企业提供的福利项目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员工的需求差异,员工是被动接受;三是国企薪酬的市场竞争力低于外企,难以应对当时激烈的人才竞争;四是企业福利成本压力逐年攀升,但员工对公司在福利改善上的成本投入却缺少感知。
因此,创新建立弹性福利体系是上海联通实施差异化人力资源战略的一个举措。该项目于2010年9月启动,并在2011年6月具体实施,分四阶段推进:
1.调研阶段:上海联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管理层访谈、原有福利市场竞争力评估和员工福利需求调查等基础上确定弹性福利改革方向;
2.计划设计阶段:上海联通从弹性福利框架设计、弹性福利额度授予和弹性福利账户以及项目配置三个重要环节去把握,建立了基于实现企业员工双赢项目目标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弹性福利体系;
3.系统开发阶段:基于OA门户开发了一站式在线自助服务的便捷性弹性福利管理系统;
4.落地实施阶段:强化与员工之间的沟通,确保弹性福利实施的效果。
在弹性福利项目的配置上,上海联通主要考虑了5点:一是完整保留了合并前上海联通和上海网通两家公司的所有福利项目;二是充分考虑了本企业员工福利需求的调研结果和地方市场流行的福利项目设计方案;三是系统规划构建出完善的员工医疗保障体系,尽可能防止因员工大病造成企业负担过重及员工本人因病致贫;四是兼顾员工的家庭责任,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五是设置弹性消费账户,增加福利方案的灵活性。
上海联通实施弹性福利体系后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有效提升了员工对企业福利的满意度;2.形成了兼顾企业战略和员工需求的福利体系,提升了福利给员工和企业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利益的契合度;3.员工离职率下降了0.65个百分点,明显提升了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
上海联通的弹性福利实施是一次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此证明了弹性福利是我国国有企业福利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